营盘岭战役纪念雕塑
攻克中山桥(资料图片)
碉堡遗迹
(资料图片)
现在的沈家岭村(航拍图)
扫码看视频
秋风送爽,天高云淡。登上兰州市皋兰山东南约5公里处的营盘岭,举目远眺,只见青山环抱,树木葱茏,悠然的时光在这里静静流淌。这里海拔2171米,是兰州市区的“制高点”,也是兰州战役的主阵地之一。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当年被我军攻克的敌碉堡、战壕依然可见,它们向人们讲述着那段浴血奋战、可歌可泣的历史,为后人吟唱着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
抚今追昔、展望未来。74载悠悠岁月,战争硝烟散尽,昔日的战场也早已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而先辈留下的红色记忆、红色基因仍在不断给予我们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在“8·26”兰州解放纪念日到来之际,本报记者重访沈家岭、营盘岭等战场遗址,并走访了兰州战役纪念馆,探寻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共同追忆峥嵘岁月,向革命先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兰州战役纪念馆中“触摸”历史
“解放战争时期,兰州战役是解放大西北中最关键、最激烈的一次决战,第一野战军解放了兰州,为解放整个西北铺平了道路。”走进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华林山的兰州战役纪念馆展厅,大型浮雕“突破”气势恢宏。浮雕上,解放军战士正冲破硝烟、杀向敌阵。驻足凝视雕塑,耳畔仿佛再次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冲锋号声。
奏响西进序曲、实施千里追击、浴血南山之巅、聚歼青马主力、欢庆西北解放……沿着一条清晰的纵贯线前进,在350多件(套)文物、1000多张历史资料图片中,我们细细品读历史的厚重。整个展厅如同一本波澜壮阔的历史书,向人们展示着兰州战役那段不能忘却的记忆……
展馆内,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巧妙运用和烘托,沈家岭、营盘岭、狗娃山……那一幕幕战火纷飞、硝烟滚滚的场景仿若就在眼前,让参观者身临其境感受战场的态势。
“大家面前的就是兰州著名的地标性建筑黄河铁桥,又名中山桥。这是整个兰州战役大战场的最后一战,当时敌军的溃败之军就是从铁桥上撤退的。”兰州战役纪念馆讲解员王婉茹介绍,为了真实展现历史场景,展馆恢复了战时黄河铁桥的原有样式。
这位“95后”讲解员小姑娘担任讲解工作刚1年多。作为土生土长的兰州妹子,在这之前,王婉茹其实对故乡的历史所知甚少。因为这份工作,她慢慢接触、学习关于兰州战役历史,阅读兰州历史书籍。这不仅给了她一个重新认识故乡的机会,更让她在观察城市生活的日常中多了些独特的“历史眼光”。
“我家住在西关十字附近,从小到大,中山桥都是我最熟悉的地方,看得多了也不觉得有特别之处。但成为讲解员后,每次路过中山桥,看到它横亘在黄河之上,两岸流光溢彩,游人如织,不由在内心深处感慨,如今我们的岁月静好都是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不忘先烈们的牺牲奉献。”王婉茹说。
如今,兰州战役纪念馆每年参观人数超过60万人次,在讲解员魏婷眼中,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游客愿意走进红色展馆,了解兰州战役的历史和其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事迹。
第一野战军指挥部摆放的桌椅;英雄团长王学礼使用过的毛毯、毛袜;“人民功臣”胡兴国收藏的勋章及信件……每件展品背后都有厚重的历史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看到、聆听。作为讲故事的人,讲解员魏婷就像一条纽带,带参观者回到那段烽火岁月,“让每位参观者感受一次红色历史的洗礼,把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到更多人心中。”
山头被激烈的炮火削平了2米多
在海拔2171米的营盘岭制高点,讲解员魏婷带我们参观了70多年前敌军建设的混凝土碉堡。“内部分为战斗区、弹药间,敌人机枪架在扇形孔洞中,利用地形优势向攻城的解放军疯狂扫射。”魏婷说。
70多年过去了,我们依然可以在碉堡外壁触摸到如雨点般的弹痕,一组纪念营盘岭战役的黄铜雕像在山头昂首屹立。1949年8月,5万多敌军盘踞在马家山、营盘岭、狗娃山、沈家岭一线。8月24日,第一野战军各部队仔细勘察地形、反复夜摸道路。针对兰州城内群众长期受到敌人剥削压迫、对人民解放军了解少等实际情况,我军指战员充分利用行军间隙帮助群众做好事,打消群众顾虑,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劝解在敌军中的亲友投降。
8月25日拂晓,我军采用重点突破、多路围歼战法,兵分多路向兰州发起总攻。经过激烈的战斗和反复争夺,第4军首先攻下号称“兰州锁钥”的沈家岭。战至黄昏时,第6军相继攻占三营子、营盘岭等阵地,第65军占领马家山。
战役中,古城岭上的拉锯战来回进行了20余次,阵地上血流成河。65军最终全歼守敌2600余人并占领了马家山主峰。63军经过7个小时的血战,打退敌人20余次反扑,砸开了兰州的东大门窦家山。第6军鏖战营盘岭,红旗七落七升,仅17师就伤亡1235人。在第4军恶战的沈家岭阵地,山头被削平了2米,3名团级干部壮烈牺牲,激战14小时、冲锋30次,最终将胜利的红旗插上了主阵地。1949年8月26日凌晨,我军突进兰州城区展开巷战,抢占黄河铁桥,歼灭白塔山守敌,中午时分将红旗插上了兰州北城。
至此,兰州宣告解放。
8月30日,我军举行盛大的入城式,受到兰州10万余市民的热烈欢迎。
兰州战役消灭了西北国民党军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主力,为进军新疆,保护伟大祖国的西北屏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今,在沈家岭战役遗址上,王学礼烈士牺牲地的纪念碑已经成为我市宝贵的红色教育基地。“王学礼烈士的后人每年都会来兰州扫墓,家长带着娃娃来纪念碑悼念的市民近年来也越来越多。兰州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我们要永远铭记流血牺牲的先烈们。”住在沈家岭村的百姓感慨地说。
硝烟远去,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今天,战争的硝烟虽已远去,但革命先烈的精神却永放光芒。沈家岭战斗的历史事迹及遗址,是兰州人民珍贵的革命遗产,在国家大力倡导红色文化宣传建设的背景下,保护恢复开发建设沈家岭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对提升兰州红色文化品牌整体建设正当其时。
2015年3月31日,沈家岭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正式揭牌。历经几年挖掘打造、提升改造,如今兰州战役遗址沈家岭战场成为红色教育基地,包括红色文化广场、红色文化长廊、战斗沙盘模型、战壕复原体验区、英烈纪念园、红色食堂以及军事素质拓展体验场,制作了《沈家岭之歌》等宣传主题景观,成立了教育基地宣教中心,建成综合旅游纪念品售卖与历史文物展览为一体的红色驿站,形成了独有的红色文化体验产品,推出了企事业单位主题党日活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素质拓展、亲子体力活动体验、企业团建拓展等内容丰富的旅游服务,是兰州市特色鲜明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这两年,红色旅游的发展带动了沈家岭村的村民们奔向小康,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驻足村口回望沈家岭,只见一片安宁祥和,两排太阳能路灯沿着整洁的水泥路通往村子深处。当年被炮火轰平的焦土,现在是一茬茬新绿在生机蓬勃地成长,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已被宁静与幸福包围……
责任编辑:钟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