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兰州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加工产业园红古园区的展厅内有一整面墙上是各个年代的老式电视机,看着像一部四十多年电视机的历史。但仔细了解,才知道这是一部废旧电视机回收利用的历史:每台电视机平均折算下来有塑料3.5公斤、铁1.4公斤、铜600克、铝100克。园区展示的这些数据,刷新着记者对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认知。回收的旧轮胎可加工成新轮胎,回收的泡沫塑料可制成外墙保温板,回收的废旧纸箱可以打浆造纸制成新的包装箱,回收的废钢再加工后可直接进钢厂……兰州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加工产业园作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这里的各种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加工项目,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也是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

党的二十大提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要求。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联合发改委等18个部委发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明确推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2022年4月,生态环境部会同18个部委筛选确定了1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8个参照推进的地区作为“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城市,兰州市成为“无废城市”建设城市之一,吹响了兰州“无废城市”建设的冲锋号。

“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同时,建设“无废城市”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不仅更注重环境保护,还在于让经济发展过程资源利用率更高、社会效益更好。

兰州市全力以赴推进“无废城市”,既是对以往生态文明建设和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城市发展提档升级,进而实施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不仅能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将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我市提出了“无废城市”的具体工作目标:到2025年,生活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固体废物产生强度稳步下降,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无害化处置能力有效保障,固体废物智慧监管平台基本建立,“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全市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初步显现,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为实现此目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谋划建设工作:一是把“无废城市”作为建设“精致兰州”的有力抓手,健全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机制,努力实现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二是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优先源头减量、充分资源化利用、全过程无害化,通过鼓励市内重点企业到2025年建成30家绿色工厂,实现固体废物源头大幅减量;三是通过建立50项“治废”制度体系,健全固体废物法规制度,明确职责,强化管理;四是以机关、酒店、学校、社区等为重点,培育160个各类“无废细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无废城市”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各方共识,形成工作合力。我市四个方面的谋划建设工作既有全面推进的顶层设计,又立足各县区资源禀赋、产业特点等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制定实施路线图,实行差异化的推进策略。同时,还对动员全社会参与,让“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进行了部署要求。

建设“无废城市”,还需要激活“无废细胞”,才能使其渐入佳境。我们的城市就像一个有机体,工厂、社区、学校、商场、景区等就是它的“细胞”,从激活“无废工厂”“无废社区”“无废学校”“无废商场”“无废景区”等“无废细胞”着手,持续推进各个环节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推动各个单位部门和市民群众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才能更好地、持续地推动“无废城市”建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打造“无废城市”,将有力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进一步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推动兰州市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