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当小朋友们充满活力与童真地在课间肆意大笑的时候,当小朋友说‘老师我不想你们走,你们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时候,当离别时齐刷刷地挥着手跳到面前告别的时候,哪有什么值得不值得,意义就在那无数的瞬间,在那无数的回忆之中。支教的16天,也是融入乡土社会的16天,遇见了不一样的人,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温度……”
8月初,为期16天的支教活动结束后,杨骐恺在日记里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杨骐恺是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也是学校爱心社的成员之一。今年暑假,他和20位同学一起,接过爱心社的接力棒,来到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螺溪中心小学,共赴一场盛夏之约。
(资料图)
1938年2月,浙江大学西迁至江西省泰和县。在泰和停留的8个多月时间里,浙大给当地做了4件事:修筑防洪堤、扩建赣江码头、创设澄江学校、开辟沙村示范垦殖场。同时,浙江大学“教学与科研必须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传统,也同样被带到那里。
多年后,仍然是浙江大学的一群年轻人,沿着先辈的脚步,展开调查研究,担起知识分子的责任。
答疑解惑,解锁知识新版图
经过了六七个小时的火车、汽车旅途,踏上螺溪镇的土地,大家手中拎着各自的行李,排成一排站在路边,带着期待和想象,远望着这所乡村小学。
“你们是浙大的学生吧?是来支教的吧?你们学校每年都会来人哟。”路过的乡民主动跟学生们打起了招呼。在这种熟悉又陌生的招呼中,这群同学开始他们为期16天的支教生活:
第一节课带着孩子们制作汽水;第二节课让孩子们认识生物;第三节课让孩子们了解人体和新冠病毒的战争……陈姝希“老师”把每一节课都安排得满满的。
下课的时候,一群孩子围着她刨根问底,“到底为什么柠檬和小苏打兑在一起就会产生气泡?”“这个植物到底是被子植物还是裸子植物啊?”“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到底有什么区别?”……“我有些慌乱地回答他们,不断被触及自己的知识盲区,才知道身为老师,强大的知识储备有多重要。”陈姝希说,她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成为一名生物老师,而此次支教让她明白,实现梦想道阻且长。
读单词、背课文,枯燥与反复是一些孩子最初抵触英语的原因。郑雅岚就教孩子们唱英文歌,教他们用图片联想记忆单词,让他们在游戏玩乐中学到更多。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赵怡博震撼于这迎着晨光的齐声诵读中。
林筱雅的手工课上,孩子们用叶子作画,画出自己想象中生活的模样……
支教小队21人,一共上了近百节课程,涵盖了语文、英语、物理、化学以及美术、手工、音乐、体育等多种课程。
操场边迎风而舞的小草、屡屡被热醒的早晨、篮球碰地的声音、被涂鸦占满的教室墙壁、扎着两个冲天辫光着脚丫的女娃……这些画面,组成了这16天的支教生活。
调查走访,打开孩子们内心世界
“学校的条件比我们想象中好。有多媒体教室、有实验室,还有活动教室,遗憾的是没有图书室。”赵怡博是支教小队的负责人之一。刚刚念完大一的她,常常思考短期支教的意义,“关注乡村学校,关注留守儿童,在公共资源力有不逮的时候,用自己的一点微末力量,带孩子们去到更辽阔的远方。”
支教的意义除了课程,还来自课余时间的家访。
支教小队设计了3份问卷,从积极情绪、人际交往、网络成瘾这3个角度尝试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16天时间,支教小队分成3个小组走访了40多户家庭,收集有效问卷60多份。
“面对问题,我是否能自己做决定?”“是否愿意主动与陌生人交谈、自我介绍?”……这一个个问题,成为支教小队打开孩子们内心世界的钥匙。
在乡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孩子并不少见。
“来之前曾设想过会碰到各种问题,但当这些孩子的现实问题真真切切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赵怡博举例说,小明(化名)的父母在他三年级时离异,父亲嗜赌,小明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生活来源主要靠奶奶务农以及去附近餐馆打零工,“不敢说他的家庭变故与成绩变化是否有最直接的关系,但一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但我们真切地看到了。”赵怡博说,后续,爱心社的“大手牵小手”活动会持续关注小明的状况。
“家访过程中,我们发现班上不少小朋友,他们的父母往往很久才回家一次。”陈铃静感慨,“有时候我坐在教室后面看他们上课会忍不住想,他们终究要长大,就像无数曾经也是小孩的大人,就像他们辛苦的父母。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在某一个美好的时刻忽然记起我课上说的‘我们不必做诗人,我们要做心中有诗的人’?”
“我们只是路过他们的童年,旁观他们的困境,然后离开。我们能做的,就是告诉他们山外面的世界的样子,希望给他们带去一些改变,哪怕只有一点点。”杨骐恺觉得,“孩子们在物质不那么丰富的条件下学习、生活,却依旧乐观、开朗,他们也温暖了我,充盈了我的生活。”
这群年轻人,能做到的就是一户一户地走访,仔细核对问卷,认真分析数据,然后提出问题。这些问题,是他们看到的、感受到的,以及从象牙塔中走出来,向这个世界提出的。
专家点评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新时代注解
叶笑凡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教育领域研究人员
时下,大学生去偏远地区短期支教,成为大学生暑期实践的一种普遍方式,也是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化的一种形式。
对于乡村孩子而言,支教大学生带给他们的,更多的是陪伴,是更广阔的视野,是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对世界的好奇心。
而对于支教的大学生们而言,他们所收获的人生体验,同样值得关注。双方互相给予,互相成就。
我认为,区别于传统的教育方式,现代教育应有3种要素:其一,拥有知识和技能;其二,尽可能多地获得人生体验;其三,思维方式不断扩展。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要“知行合一”,都强调了“实践”和“体验”的重要性。大学生的短期支教,显然收获了更多的人生体验,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维方式。这种体验可以让青年学生清晰地看到所处社会的现状,努力实现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的内生动力,内化成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样的社会责任感,是国家民族不断发展的基础,也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新时代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