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周口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治卫 通讯员 刘飞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如今,在商水县邓城镇,一颗颗“白胖子”变身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豆豆”,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

邓城镇地处沙颍河畔,沙地土质疏松,土层深厚,通透性好,非常适合种植花生。“今年,我在河滩承包了500亩土地,全部种上了花生。”8月10日上午,在花生田里,今年48岁的白蛇村“种田大户”苏继功正指挥工人喷施农药,防治花生病虫害。

老苏是个“生意迷”,前几年,他在上海买了两辆货车跑运输,生意十分红火。这几年,他看到家乡发展环境越来越好,积累到一定资金后,便决定返回家乡投资兴业。近几年,花生价格持续走高,让老苏对种地越来越有信心。

“由于政策好、天帮忙,今年花生长势喜人,预计一亩地花生能卖到2300多元,除去各种投资,净效益在600元左右。”苏继功喜滋滋地算起了“经济账”。惠农政策暖民心,国家对于花生种植户,每亩给予补贴40斤花生种子,仅此一项,就让老苏省了八万多元。在镇商(协)会的帮助下,老苏用省下的钱添置了大型农机和喷灌设备,准备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以前种花生可是个力气活”,老苏微蹙了一下眉头,继而又绽开了,“现在种地变得越来越轻松了,从种植、管理到收获,全程实现了机械化,不仅让花生种植劳动强度大大降低,还让种植成本便宜了不少。”老苏说得没错,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普及,邓城镇种植花生的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已经发展种植面积2万余亩,年产花生6000多吨。

“花生浑身都是宝。花生仁可以用来榨油、加工花生食品,花生秧可以用来加工饲料养殖牛羊,花生壳可以用来栽培食用菌。”谈起种植花生的好处,老苏如数家珍,“我这几百亩花生秧还没有收获,就被镇里一家牧业公司抢购了。”

喜悦的背后,老苏也有“甜蜜的烦恼”。群众观念不同,土地流转难度大,一家一户种植不仅成本高,而且效益低。农业要发展,农民要增收,必须走规模化种植的新路子。其次,当地花生加工产业少,要想花生身价倍增,必须引进花生深加工项目。听说邓城镇明年要举办油菜花节,老苏和县文旅公司签订了种子补贴合同。“收完花生种油菜,一年四季有景看、有钱赚!”望着一大片生机盎然的花生田,老苏眼神里充满了希望。②16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