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谁的走势最“顽强”,那一定非豆粕莫属。因为豆粕每每在下跌之时,总能出现“救价”的曙光,并且助推着豆粕重回高点。


(资料图片)

而在豆粕二次下跌之后,颓势已现,无论是供需还是市场情绪双双下挫,豆粕也随之急速回落,并且跌破了前期的低点。

市场一片悲观笼罩。

但近日,频频回落的豆粕再次出现上涨的行情,并且是期现双涨,其中山东、江苏、广东等多地现货价格再次上涨约100-180元/吨,达到了3750-3800元/吨。

而回顾之前豆粕的反弹上涨,似乎也是这个路数。于是市场开始观望,本轮豆粕上涨的背后又是什么逻辑?而历史会不会再度重演呢?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此次豆粕回调主要是基于两个因素:

一是美豆的天气炒作。

虽然之前美豆播种速度较快,一度利空市场,但近期美国中部主产区出现干旱的迹象。

截至5月底时,新作美豆受干旱影响的程度上升至了28%,而去年同期仅为10%。

而且根据气候预测显示,6月份美国种植玉米和大豆最大的两个州,即衣阿华州和伊利诺伊州的大部分地区可能也将迎来干旱,这使得美豆天气炒作初现,美豆走强。

截至目前,相较于5月底时美豆的涨幅已达到了6.4%。

美豆升温,对进口大豆成本有所支撑,进而拉动了现货走势。

第二个原因则是巴西大豆卖压降低。

之前由于巴西大豆天量增产,以及国内仓储有限导致卖压高企,但近日这一情况略有缓解。

而另一方面,由于巴西豆子蛋白含量较高,因此很多压榨厂推迟了普通43%蛋白豆粕的生产,而全力生产46%的蛋白豆粕,这也使得市场担忧后续43%的豆粕供应会减少,于是部分下游市场提货增加,甚至有排队的情况。

因此,共同助推了豆粕的上涨。

那么,豆粕这次能否再创“奇迹”呢?

短期来看,国内豆粕市场供强需弱的格局并没有发生改变。

6-7月份,进口大豆到港数量仍不在少数,并且海关检验对大豆的通关影响程度正在降低,油厂的开工率也陆续回升,国内豆粕库存已经出现了累库的趋势,并且据说已有个别甚至出现了胀库。

这说明供应压力仍然是存在的,并且仍在不断持续发展。

需求方面,生猪养殖依然亏损,并且至少短期来看不仅没有上涨的迹象,而且可能还在持续走弱,这使得饲料需求走弱,多是随用随补,积极性不高。

再加上当前正值新麦上市,价格不断走低,小麦替代优势显现,也对豆粕需求产生了一定影响。

而长期来看,全球大豆供应宽松的格局也并未改变。

一方面是,南美大豆增产的预期不断增强。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预估,2023/24年度巴西大豆产量同比增长约800万吨,而阿根廷干旱缓解,新季产量大增约2100万吨,巴拉圭则同比增产120万吨。

也就是说,南美三国加在一起的大豆产量或将达到2.2亿吨,同比将增长达15.8%,为全球大豆供应宽松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美豆的天气炒作有限。

根据天气预测机构认为,下半年厄尔尼诺的发生概率不断增高,而厄尔尼诺一旦发生,根据以往经验,对于美豆的生长预期利好的概率较大。即使增产不及预期,但大幅减产的概率并不高。

因此这么来看,豆粕的上涨大概率是短暂现象,因为供强需弱的大趋势依然未变,豆粕弱势震荡依旧是主流。

本文完,感谢阅读!随手点赞,给个支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