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深潭口,龙舟竞渡,劈波斩浪。 记者 陈中秋 摄

前段时间,“一生要强”的广州房东摸黑练习划龙舟的视频走红网络,并引发热议。


(资料图)

有网友说,这是一场人均身家千万的高端运动会,“奖什么金?赛龙舟,赛的那是全村的颜面与荣誉”。

在杭州西溪,停办三年的龙舟胜会也重新回来了。

也许是真的期待太久了,在距离端午节还有整整一个多月的时候,今年的杭州西溪国际龙舟文化节就已经开始提前预热了。5月13日至6月底期间的每个周末,在西溪深潭口水域都能目睹百舟交会的划龙舟盛况。

但属于龙舟胜会真正的高光时刻,一定是端午节当天,在村民们眼里,这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隆重程度甚至大过年。家家户户派出身强力壮的男丁代表,组团出道,他们握桨争渡,劈波斩浪,为各村的荣誉而战。

参赛主力是来自蒋村、五常等地的年轻人。1983年出生的钱华东,五常原住民,从8岁开始上龙舟。他说:“我们这边拆迁户多,但其实大家平时都有工作的,只有赛龙舟的时候会聚起来。”

参赛者以年轻的为主,也有不少年长的。

这样的热闹,对于杭州人来说其实并不陌生。毕竟划龙舟在西溪一带已有近千年历史。本期杭州Discovery,我们就来聊聊西溪龙舟胜会。

为什么是西溪? 当年乾隆在哪里看赛龙舟?

西溪是一个水乡,港汊密布的水域串联起过去的四镇(古荡、留下、三墩、仓前)八乡(良渚、勾庄、祥符、西行、蒋村、五常、何母、闲林),也孕育了龙舟的源远流长。

有记载的西溪龙舟竞渡,始于唐代,盛于南宋,到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被御封为“龙舟胜会”,从此声名远播。现在,蒋村、五常的龙舟胜会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龙舟的起源最初和水患有关。从前,每年入夏,地势相对较低的西溪一带容易遭遇洪水侵袭。人们便会在入夏之际,自发在村里供龙王、吃龙舟酒,风调雨顺这件大事,全凭龙王掌管。

闻一多的《端午考》里认为,农历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办图腾祭祀的日子。也有当地老人说,西溪蒋村、五常的龙舟胜会是为了敬请一条深潭小龙。所以,端午赛龙舟,跟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并没有太大关系。

过去,赛龙舟的时间是有严格规定的——每年的农历四月廿四至五月十三,有“舌老(眼馋)龙船廿四看”的传统,在此之前是不允许划的。当然,现在的讲究没有那么多了,也有不少自发组织起来的民间龙舟队,平常也在练习。

每年,西溪龙舟胜会都会设在深潭口,各村龙舟聚集的地方。当年乾隆看赛龙舟的地方,就是这里。古云:“深潭口,非舟不渡,闻有龙,深潭不可测。”

这是一个江河的岔道口,三条岔河分别通向各村;分岔处有一个深水潭,使得呼啸而来的龙舟有足够的回旋余地。这个“回旋”动作,有点像热身,俗称“搡漾”,龙舟原地做360度旋转。

不比速度比什么? 满天装、半天装又是什么?

一群壮汉,很多都是赤膊上阵,使尽浑身力气,百舟齐渡,万桨劈浪,是为了比哪条船最先抵达终点吗?并不是。

不比快,那比什么?比花样,赛颜值。要看划桨是否整齐且稳当、踩艄姿态够不够优美又有力、龙嘴里是否能压出漂亮的水花……

西溪龙舟主要分三大类:满天装、半天装、赤膊装。

满天装是颜值最高的一类,装饰最为华丽,插满彩旗,龙头需要村里的老师傅精雕细琢一番。现在一条满天装的造价,动辄就要上百万元。

过去满天装都是官船,要等到老百姓的船划走以后,官船才出来压轴亮个相。

民国年间,由村民蒋其高牵头的18户人家,请来了船匠、石匠、木匠、漆匠、绣花匠、雕花匠、器谱匠、塑佛匠八种工匠。整整用了两年的时间,花了近万银元。这是蒋村的第一艘彩龙舟,也就是满天装。前面雕有龙头,龙头下有一块石刻的牌匾,上书“蒋村蚪龙舟胜会”,龙头上还停有一只金鸡。龙舟中间插有39面旗帜,13顶凉伞,前后两块牌楼,两边插着十八件武器。

相比务必奢华的满天装,半天装龙舟就要低调一些,大一点的农船安上龙头、插上牙旗;赤膊装更加“轻装上阵”,颜值上属于素面朝天,只是用小农船装上龙头和龙尾,赤膊龙舟也是龙舟胜会上数量最多的类型。

123下一页全文阅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