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首款MR头显Apple Vision Pro的诞生,成功吸引了全球科技界的关注。在产品演示过程中,果粉们看到了动作捕捉、眼球追踪、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功能,集合于同一个产品时所呈现出的巨大想象力,感受到苹果公司带领用户进入“空间计算时代”的雄心壮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可惜的是,苹果公司回避热门风口“大模型”,选择“过气热点”推出新产品的做法,并没有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Apple Vision Pro发布后,苹果公司股价由涨转跌,连同118只A股苹果概念股集体大跌,涉及企业总市值缩水近880亿元。
对于用户和资本市场意见相左的现象,苹果并不陌生。自乔布斯逝世,库克接手以来,苹果公司原有的技术创新标签逐渐暗淡,取而代之的是库克在质疑声中,用商业主义带领苹果公司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如今则恰恰相反,在元宇宙集体退潮的当下,Apple Vision Pro的逆势发布让人们看到了技术创新的影子。库克的“iPhone时刻”,会是又一个引领产业爆发的转折点吗?
怀胎十年,库克“亲儿子”登场
苹果公司为MR头显设备的提前布局,最早可以追溯到10年前。2013年11月,苹果公司以近3.5亿美元收购以色列体感技术公司Primesense,后者开发出了世界上最小的3D传感器,也是微软第一代Kinect传感器的技术提供商——微软体感设备是最早一批打开虚拟现实大门的产品。
2015年后,苹果公司以每年至少收购一家公司的速度,在AR、动作捕捉、面部识别、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图像视觉研发等领域持续布局,积累了大量技术与人才资源,也在逐步完善自己的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生态。
例如苹果公司2015年收购了从事AR应用程序制作的德国企业Metaio,在2017年就发布了AR开发平台ARKit。此后的几年里,该平台上诞生了14000多款AR应用,同时涌现出大量AR开发者。
2021年,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布了一项苹果公司的AR/VR专利。该专利描述了一种将电视等虚拟AR界面叠加在头显用户周围环境中的基础功能,同时用户可以借助AR/VR头显与周围环境、环境中的设备/物体进行交互。这项专利的功能目标与日前苹果公司首款MR头显的实际体验几乎如出一辙,而该方案的发明者正是被苹果公司收购的AR公司Metaio的老板Peter Georg Meier。
不过苹果公司最初布局AR/VR技术的目的,或许并不是为了推出一款头显设备。2013年,谷歌公司以1300美元的价格首次发售谷歌眼镜,在全球科技圈引发轰动。但是因为用户担心谷歌眼镜的摄像头和麦克风会侵犯他人隐私,以及过高的售价门槛,导致谷歌眼镜最终市场反响平平,并在2015年停止了消费者市场上的销售。
有了谷歌眼镜的前车之鉴,当时刚刚接手苹果公司2年的库克,在接受《纽约客》采访时表达了自己对苹果推出类似增强现实产品的怀疑。“我们从来不认为做眼镜是什么明智之举,从人们不会真的想戴眼镜的角度来看。它们是侵入性的,而不是像我们一直认为的那样,把技术推到后台。我们坚信它会失败,而且你要知道,到目前为止它确实是失败的。”
然而今年4月份,苹果公司被曝正在开发MR头显后,库克在接受《GQ》采访时对当初的表态进行了修正。他说道:“我的思维总是在不断前进。史蒂夫告诉过我:永远不要与你昨天的信念缠绵不休。如果有一些新的东西证明你错了,承认它,并继续前进,而不是蹲下来一直强调为什么你才是对的。”
库克之所以坦诚承过去的错误,也因为Apple Vision Pro对它本人也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自2011年8月库克接任苹果公司CEO以来,苹果在产品创新上一直乏善可陈,iPhone X之后的功能创新甚至一度被认为落后于安卓手机,AirPods、AirTag等新产品的推出更是引发了用户的集体吐槽。
相比之下,Apple Vision Pro是真正意义上在库克领导下的苹果推出的全新产品,因此MR头显算得上是库克的“亲儿子”。库克自然希望在“苹果全家桶”面临增长乏力的当下,Apple Vision Pro能为苹果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
大众的误解
Apple Vision Pro正式发布后,在产品设计、使用场景和市场层面遭遇了除“果粉”以外网友的集中吐槽。特别是高达3499美元的售价、外接电源的2小时续航,让Apple Vision Pro很难被市场看好。但是这种场面,苹果并不陌生。2007年乔布斯在苹果大会上推出第一代iPhone时,也曾遭遇来自科技界、媒体界和公众的吐槽。
时任微软CEO的鲍尔默评价iPhone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手机,但对商业客户没有一点吸引力,“因为它没有实体键盘,不能当作收发电子邮件的利器。”在彭博社评论员看来iPhone华而不实,只能吸引一小部分硬件狂人。而用户对初代iPhone只有5小时的电池续航和8GB的容量,表示难以接受。如今再看这些吐槽,本身也是槽点十足。而眼下公众对Apple Vision Pro的吐槽,也同样存在一定的误解。
对于售价过高的问题,西部证券在今年5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曾对苹果MR产品的BoM成本进行过拆分。报告显示,包含主芯片、RAM/ROM、内外显示屏、摄像头等全部组件成本以及组装成本在内,苹果BoM的总体价值量就已达到1400-1500美元,远超Meta等其他友商产品的发售价格。如果再加上生产过程中的人工、运输、仓储成本以及销售成本,以过去苹果公司财报中40%左右的毛利率粗略估计,Apple Vision Pro3499美元的售价并不离谱。
发布会后被集中吐槽的外接电源问题并不冤枉。毕竟在所有数码产品都在追求移动化、一体化的大趋势下,Apple Vision Pro还需要像拖着一条尾巴一样从脑袋上延伸出一条电源线,看上去既不方便,也没有苹果产品一直以来的简洁美感。但是从产品本身来看,外接电源恰恰是一个综合多方需求最终在造型设计上做出妥协的设计。
作为一款需要佩戴在脑袋上的产品,头显设备过大的重量一直是体验者吐槽的重灾区。目前市面上的主流头显设备中,除Pico4以295g的重量遥遥领先外,绝大多数产品的重量都在500g以上。如果以一颗鸡蛋50g来计算,主流头显设备的实际体验无异于给脑袋绑上10颗鸡蛋玩游戏。
另外,搭载了两块芯片的Apple Vision Pro需要比其他设备更多的电量供应,因此电池重量会是一个大问题。如果使用内置电源,Apple Vision Pro恐怕会成为“颈椎杀手”,因此苹果公司通过外接电源的做法,将设备重量降到了200-300g之间,在满足性能和体验的同时,仅仅在外观上做出一点点让步。
事实上,外接电源线的设计让一部分硬核玩家看到了Apple Vision Pro身上的更多可能性。从《黑客帝国》到《头号玩家》,人们在无数影视作品中看到了脑机接口成为连接虚拟与现实的手段。Apple Vision Pro的外接电源线,或许有朝一日也会联通各种物联网设备,帮助人们穿梭在各种虚拟场景之间,真正实现虚拟与现实的交汇。
“空间计算”重启元宇宙
人们对于Apple Vision Pro的误解不仅仅是产品功能层面。在产品发布之后,很多网友将苹果MR的头显设备与其他产品进行对比,包括苹果公司的演示短片中,Apple Vision Pro也被用来观看影视作品或是进行其他娱乐休闲活动,这导致许多人仅仅把它当作是一款娱乐设备,忽略了其开启“空间计算时代”的重要意义。
在VR头显设备领域,过去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厂商们都忙着打造沉浸式的虚拟空间体验。他们试图用头显设备的内部显示屏,为用户呈现各种精彩纷呈的虚拟世界。在元宇宙概念成为新的科技热点之后,已经失去资本宠幸的VR/AR又被翻出来,并将“在虚拟世界1:1搭建现实世界”当成了打通虚拟与现实的阶段性目标。
但事实证明,有太多项目在最终落地时已经与元宇宙毫无关系,更多的是像RPG游戏一样,让用户创建虚拟角色在服务器的沙盘上漫无目的地闲逛、交友,然后成为过气的科技网红濒临崩盘。VR作为连接虚拟世界的入口,一番折腾之后,依旧没有打破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次元壁。
Apple Vision Pro发布后,有网友表示“不要指望在苹果设备上玩游戏”。这一现象也表明,人们对于VR/AR技术和产品功能的理解陷入了惯性思维。就像iPhone诞生之前,“手机”就是一部打电话、发短信的终端设备。但是,为什么VR头显一定是娱乐设备?VR设备的价值是否只有吸引用户为内容买单?
其实在Apple Vision Pro的整个发布过程中可以看到,苹果强调的是在现实空间创造虚拟场景,并且能与之实现互动的功能特点。如随意调整虚拟画面尺寸、拍摄3D照片、一键生成3D头像,而这些产品功能体现的就是空间计算的巨大潜力。
空间计算概念包含了物联网、环境计算、数字孪生、VR、AR、人工智能和物理控制等多个领域的技术应用。Apple Vision Pro对开启空间计算时代的贡献,在于它找到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交汇的连接点。能够采集空间信息的头显设备,不只能接收信息,还可以捕捉和建立现实场景3D模型。
这也带来一个并不遥远的猜想:当人们使用Apple Vision Pro体验虚拟与现实的交互时,也建立了一个数字虚拟场景,而当无数个现实场景映射到虚拟世界,元宇宙的幻想也就离现实更近了一步。而此时的Apple Vision Pro也不再是“人人嫌贵的玩具”,而是连接虚拟与现实的生产力工具。
坦白来说,刚刚亮相的Apple Vision Pro还无法在演示内容之外,给人们带来更多惊喜。就像手持初代iPhone的乔布斯,无法告诉台下的观众们,自己即将开启移动计算时代。
不过,对于已经在VR领域经历了持续低迷的厂商们而言,苹果的加入至少意味着市场的快速成熟、供应链成本的降低。过去疲软的VR行业,即将迎来新的转折点。至于Apple Vision Pro能否成为库克的“iPhone时刻”还未可知,但苹果MR头显已经为元宇宙的重启续上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