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四月芳菲,万物生长。“拼经济”之年,从钱江两岸到青山湖畔,杭州各大产业平台空间盘整、招强引优干劲奔腾、活力澎湃。

打好经济翻身仗,要素保障须先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杭州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把土地开发利用的重点放到存量土地上,以规划的科学布局和资源要素的高效利用,推动实现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其中临安旗帜鲜明确立“产业强区”战略,把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作为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能级提升的基础工程,向“存量用地”要“空间增量”、向“低效工业”要“发展质量”,打造了一批产城融合的新园区、新平台、新社区,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新气象 一年盘活低效工业用地2926亩

这个春天,城西科创大走廊上,青山湖科技城光景日新:高空俯瞰,临安开年以来最大的光伏项目杭叉光伏电站并网发电,一片“绿色”屋顶“晒”出“大钱景”;工创园内,普昂医疗器械智能制造基地、杭州廊湾科创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沿着锦天路一路向南,天目医药港医药产业孵化园、生物医药产业小微园、天目医药港化工集聚区串珠成链,“两园一区”链式布局,同样“好景满园”:太保家园·杭州国际颐养社区内,迎来一批又一批长者乐享春天;位于天目医药港核心地带的首个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小微园一期项目完成竣工备案,不日将投用……

作为锦南新城“大健康产业园”全链条物理空间的重要一环,小微园日后将是锦南新城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项目的重要承载地,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的创业基地、生产要地及科创高地。

并蒂花开别样红。

“以前,提到临安的产业平台,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青山湖科技城,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随着大健康产业平台建设走深走实走远,锦南新城正构建起从研发、加速到产业化的全生命周期生态体系,形成了与科技城差异化竞争的良好态势。”临安商务局相关负责人感慨,之所以能够形成这样的发展趋势,和临安前瞻性进行空间腾拓、平台聚合紧密相关。

记者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安分局了解到,坚持腾存量和拓增量并举,2022年,围绕“腾、拓、引、落、转、创”六个关键点,临安开展“科技创新聚能、平台空间拓展、腾笼换鸟盘活、产业转型增效、招大引强提质、项目建设提速”六大专项行动,谋划了工创园、硬科技产业园、都市工业园、大健康产业园、新智造产业园、“鲲鹏”总部产业园六大园建设。2022全年,临安拓展产业空间3027亩;盘活低效工业用地2926亩;整治提升高耗低效企业468家,居全市第一。

一手抓低效用地盘活,一手抓产业项目招引。

2022年,“六大园”大笔写意、拉开框架:青山湖科技城工创园普昂、双湾、暾澜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硬科技产业园完成34家企业拆迁签约;新智造产业园完成首期征地;滨湖新城“鲲鹏”总部产业园完成拆迁清零;锦南新城都市工业园首发区块完成土地收储,招引落地发网等10亿元以上项目;大健康产业园7个项目签约落地,化工集聚区通过省级复评验收。

与此同时,临安聚焦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绿色能源五大产业生态圈,依托各生态圈链主企业“以企引企”,聚焦细分赛道招引头部企业。

2022年,全区围绕基金、总部、科技、楼宇、存量技改、商业配套、乡贤、人才、文化文创、地产、农业、旅游12个产业赛道加大招引力度,推动产业块状融合发展。全年落地亿元项目40个,其中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8个。

盘活低效地,筑巢引凤栖。

“别看工创园、硬科技产业园现在都还是一个个正在建设、拆迁的大工地,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已落进来了,随着外围配套一起跟上,我们争取实现好项目、好企业来了就能落得下去、长得起来。”临安区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青山湖科技城、锦南新城产业核心区块蓄势蝶变的今天,就是临安产业可预见的明天!”

新蓝图 1+3+X,《规划》“锁定”20平方公里产业空间

新气象背后,离不开新蓝图战略引领。

近日,临安组织召开《杭州市临安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草案》(以下简称《规划》)听证会。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热心市民等各领域十余位听证代表齐聚一堂,就规划编制情况各抒己见,共同畅想临安区规划蓝图。

除了民生内容,关于临安未来产业的部分,尤其受关注。

“众所周知,全市这轮国土空间总规和分区规划的编制,首次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全域全要素的规划。”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安分局相关负责人指出,此次规划编制,临安也根据省市部署,把大量精力花在生态、农业、城镇的空间协调,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的划定上。

伴随“三区三线”范围“尘埃落定”,从规划参与者到各级把关人,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城市发展已从“增量时代”迈入了“存量时代”,“资源越来越宝贵,未来发展只能在已明确的法定空间内做文章,意味着要通过各种手段集约节约土地、提高土地绩效、践行高质量发展。”

更大限度盘活存量,势在必行。

结合全市工业空间任务分解及自身发展诉求,《规划》划定了20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规模“底线”,并明确未来将全力抢抓城西科创大走廊高质量融合发展机遇,以青山湖科技城、高新技术产业园、玲珑工业功能区、於潜工业功能区作为“1+3”产业空间主平台,精准高效推动资源要素向主平台集聚,临安工业用地实现总量有增加、布局更优化、集聚更凸显、利用更高效。

“‘1+3’是我们的战略及特色产业平台,占全区工业存量空间的60%以上。此外,我们还有10个左右分散的工业集聚点。”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安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临安在《规划》中将原有存量工业用地86%纳入工业用地控制范围。

存量产业,也在产业强区战略引领下迎来低效盘活。

“原先占用20多亩土地的厂房,以后只需6亩地。”杭州恒会达实业有限公司从青山湖科技城腾退后,搬迁至太湖源,公司负责人介绍,跟随政府空间盘整,企业也迎来了转型升级的契机,“我们按最新理念设计了新厂房,将实现资源占用更少、效益产出更高。”

“在招引新兴产业的同时,临安对传统产业提升改造同样给予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持。”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安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玲珑首发区块改造中,当地考虑对原有企业“以地换房”。这样,在产业项目“引进来”的同时,本土企业也选择“留下来”“再回来”,激励了本土企业纷纷开拓新蓝海、创业新赛道、扩大再生产。

新未来 打造未来产业社区“临安”模式

鸡爪槭新叶成荫,咖啡香唤醒脑力,厂房外墙上的“蜘蛛侠”以攀登之姿展示着园区内涌动的进取活力……走进青山湖科技城LinkPark(滨河)产业社区,眼前的景象和传统的工业区大不相同。

“一提到工业区,大家首先想到的大多是斑驳破旧的外墙、沉闷的环境和落后的配套。但未来临安的工业园区,不仅有新楼宇、新产业,更有新社区、新生活。”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安分局相关负责人指出,低效工业用地盘活、工业园区有机更新,提升的不仅是产业形态和产业结构,还应有城市面貌和园区功能、生活配套等。

眼下,坚持硬环境和软实力协同发力,临安正积极探索“工业用地+”的混合用地模式,集聚公共资源、盘活楼宇空间、优化商业业态,以六大产业园为空间载体,积极探索构建未来产业社区,推进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

“如硬科技产业园,拆除前是功能单一的传统工业园区,平均容积率为0.76,不仅土地利用效率和企业效益低下,原有厂房多以钢结构为主,城市形象差、产城融合程度低。”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规划建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全新的硬科技产业园,将建成立体化的现代交通组织体系、楼宇化的产业空间和产城融合的现代都市产业园区。

与此同时,临安也在积极实践产业园从“封闭围合”的生产厂区到“开放共享”的城市空间的转变。

“如大健康产业园,主打理念就是开放、共享、生态、创新,要打造生态花园街区式产业社区。”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安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样,位于玲珑板块的都市工业产业园,也将以街区式产业社区为建设方向,强调生态、人才与创新、产学研融合和产业链整合,建设涵盖生产、工作、生活、创意等多种服务的开放街区单元,塑造临安城市“西门户”。

土地集约、活力生长,以产兴城、兴城聚人。

眼下,临安正以低效工业用地盘活为基础牵引,坚定打好平台提能阵地战、项目引落攻坚战、空间腾拓持久战、产业转型升级战、企业服务主动战五大战役,以强劲要素保障护航产业强区,积极打造都市产城人融合新标杆。

面向未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安分局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八八战略”实践,与发改、经信、住建、商务等兄弟单位拧成合力,聚焦盘活工业低效用地基础工程,持续深化主题教育、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腾”出新天地、“拓”出新空间、“建”出新规模,全力助推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主动对接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需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切实为助力“打赢经济翻身仗”、护航“吴越名城·幸福临安”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要素保障支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