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昆山摸着石头过河,现在的萧山就是要对标学习昆山。”


(资料图)

上周末,萧山组织一批领导干部前往苏州和昆山考察,返程之后,带队考察的杭州市萧山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楼海锋道出了这番感慨。

今年以来,从浙江省、杭州市,从长三角到粤港澳,这样的考察可谓接二连三。不久前,由萧山区委书记带队的党政代表团,也已经前往昆山考察。

跟此前省市区级的考察不同,这次考察参加的都是来自乡镇、街道和部门平台的书记或局长、镇长、主任等,主打的就是围绕浙江三个“一号工程”,提升“关键少数”的“关键能力”,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再赴昆山,来自萧山一线的干部们看了什么?又学到了什么?

去昆山,看看标兵怎么跨过那条河

“这次苏州昆山之旅既是学‘他山之石',也是寻‘木桶短板’。”萧山新塘街道办事处主任邵意丽说;

“苏州的学习培训,有意料之中,更有意料之外。复杂多变的经济格局,要素生产力已经转变成科技创新的具体路径,萧山科技创新任重道远。”城厢街道办事处主任金潮江说;

“对标昆山,萧山经济发展低小散的现实之困,是阻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难题。”戴村镇镇长华小平说;

“随着要素制约越来越严重,我们必须改变理念,用创新驱动代替要素驱动来推进经济的发展。”萧山区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主任陆峰说;

……

在考察中,许多干部都看到了萧山要跨过的那条这条“河”。

这条河,是产业转型,是经济体系的迭代,是新旧动能的转换,更是粗放型经济的路径依赖。

近年来,在县域经济到都市经济的“换道”发展中,萧山从领跑的“老大哥”转变成同兄弟区县竞跑的“参赛者”。为了解决眼界格局不够大、情怀境界不够高、争先劲头不够足、团队意识不够强等问题,萧山今年初掀起“提振精气神、奋勇争一流”干部作风大整顿专项行动,希望彻底摆脱县域思维的惯性。

这次考察刚出发,萧山区发改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倪琰青就告诉记者,研讨班可以看作是干部作风大整顿专项行动的后续。无论是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还是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地瓜经济提升能级“一号开放工程”,萧山干部都要努力对标找差,学习苏州和昆山先进的理念和思维,再学习创新模式。

为什么学苏州?

制造业是萧山起家之源、立区之本,但发展路径单一、结构层次不合理。苏州同样是制造业闻名全球,但对外资依赖度较高,两地均存在“隐性短板”。然而,苏州很早就致力于打造创新之城。再后来,当国内不少地方还在追求规模效应时,苏州已经开始发力产业创新集群。

现在的苏州,已经成为国内创新与产业、资本与产业结合最好的城市之一。2022年,苏州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4.36万亿元,同比增长4.9%,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均超万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超90%。

123下一页全文阅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