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上的长三角长啥样?从磁悬浮到真空管道、超级高铁,这是个科技感十足的热门话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沪苏浙皖相关政府部门和铁路方面的专家齐聚上海,共同探讨长三角城际铁路和市域铁路协同融合发展。这个活动,正是落实去年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布置的一个议题——探索跨省(市)城际 (市域)铁路的一体化运营管理模式。
市域铁路,时速在200公里以下。说起轨道上的长三角,我们总觉得应该越快越好,600公里/小时的磁悬浮,或是1000公里/小时的超级高铁才够酷够炫。
把市域铁路作为重点,长三角轨道网的建设者们,有哪些特殊的考量?
杭州钱塘高铁枢纽
“能到”很重要
铁路速度,是不是越快越好?
答案是未必。相比为保证车速设站间距较大、数量较少的高铁网,慢一点的城际或市域铁路有更好的通达性,更方便人们通勤出行,减少换乘。
交通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基础。过去10多年,以高铁为主干的轨道上长三角主框架已基本形成,但更接地气的城际铁路、市域铁路网和城市轨道前些年才开始大规模建设。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马伟叁透露了一组数据,有助于我们看清轨道上长三角的优缺点——
截至2022年,长三角约有14000公里的铁路,其中高铁占了6700公里,之后每年将有1000公里的高铁开通,成为全国最密的高铁网络。
地铁为代表的城市轨道发展也很快,上海地铁里程突破800公里,居国内第一,但杭州、南京等长三角城市地铁网才初成。
从国家发改委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来看,轨道上的长三角是一个互联互通开放的大网,它大致可分为4个层次:高铁为主干的国铁干线网,城际铁路和市域铁路网,以及各城市轨道交通网。
规划明确要求“加快构建功能定位准确、规划布局合理、网络层次清晰、衔接一体高效的现代化轨道交通体系”。
相比之下,长三角的市域铁路和城际铁路发展较为滞后。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区域铁路与轨道交通联合研究基地主任杨彦生说,目前在国家的骨干高铁网,在长三角地区基本成形。国家八纵八横的高铁网,有三纵三横是在长三角,各个城市地铁网基本成网。
在这个背景下,其认为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重点应转为逐步完善城际(市域)的铁路网建设,实现多层次网络融合发展。
这一短板,长三角各省市已经认识到。就在去年疫情期间,沪苏浙携手以两省一市交界点上的水乡客厅为基点,同步云开工沪苏嘉城际铁路。
别小看了这条铁路,虽然它的速度比不上沪苏湖,长度和投资比不上通苏嘉甬,但这个项目开工之时却吸引了两省一市主要领导为其站台。
为何如此重视?这条铁路实现了与区域内国铁干线、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多种轨道交通互联和换乘衔接,满足了出行需求的多样性。
高铁、城际、地铁,三者在此实现无缝对接。
让火车能“串门”
城际铁路和市域铁路,为何发展较慢?
即便是省域范围内,各市县之间的市域铁路、城际铁路目前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制式,唯一基本统一的只有大都采用标准轨距而已。如果是不同省市兴建的城际铁路、市域铁路,难度则更大。
在浙江,温州较早布局市域铁路。基于城小市域大、城镇分散的特点,温州选定国铁制式、用接触网交流电的市域铁路,意图把分散的城市更紧密地连起来。
连接杭州和海宁的杭海城际,采用1500V的直流电驱动;金义东市域铁路,采用第三轨供电,电压等级不同,信号制式不一样。
这意味着,看似都是两条铁轨,但火车无法“串门”。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干线高铁之间因存在多种制式、标准,导致无法互联互通。
也正因如此,这才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场活动,长三角需要坐下来一起探讨,长三角城际铁路和市域铁路如何协同融合发展。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蒋宏飞说,上海在规划建设市域、城际铁路主骨架的同时,积极与江苏的苏州、南通,以及浙江的嘉兴等地,深入探讨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的方案,协同研究统一制式,统一标准,将金山铁路向浙江平湖、海盐延伸,未来将成为沿杭州湾的一条跨省市的铁路。
12下一页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