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杭州市余杭区对外宣布,将全力打造固定资产投资超1000亿的标志性成果。
一个重大项目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抓经济、拼发展,要牢牢抓住重大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
(资料图)
作为浙江的经济大区,这些年,余杭不断强化“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导向,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
固定资产投资超千亿的背后,余杭有着怎样的深谋?
(一)
余杭为什么要搞投资?这个话题可以从多维度中来解答。
在投资上,余杭有自己发展的特殊需求。
身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核心区域,余杭要为其打造“面向世界、引领未来、服务全国、带动全省的创新策源地”贡献创新力量。这之中,需要招引更多实验室、高校、总部企业等具备创新引擎效应的大项目。
除了发力创新,余杭也正在加快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争当“两个先行”排头兵。而要成为“城市新中心”,余杭还需要在交通路网、公共服务配套、文化设施等基础建设上加大马力、加速建设,以补齐目前城市能级中的短板。
再从经济角度来看,由消费和投资构成的内需,是经济增长“主引擎”。所谓“引擎”,是因为投资建设的重大项目,可以对当下及未来的经济环境,带来持久的助推力。
对当下来说,重大项目建设就像是推动了多米诺骨牌,会接连带动区域的规划设计、建材生产、人员就业、建筑行业企业落地等产业效应。
对未来来说,投用后的重大项目会形成小范围的“虹吸效应”,吸引与其相关的优秀人才、先进设备、科研中心等要素聚合。而当人来了,与人相关的生活生产配套也会随之改善,也就有了“烟火气”。
总结来看,投资建设优质的重大项目,有助于更好发挥有效投资“补短板、调结构、稳就业、带消费”的综合效应。而在经历三年疫情后的当下,全国经济都处在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延续影响。此刻,正是这一效应需要被利用好、发挥好的关键时刻。
在刚刚落幕的全国两会现场,“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要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等方向性信号频频传出。浙江作为东部经济大省之一,也在以超常规力度扩投资。
新年伊始,浙江便向外发布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3年重大项目实施计划。紧接其后不久,省委、省政府又举行了2023年第一季度全省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268个总投资6808亿元的重大项目千帆竞发。两大动作,都是浙江进一步向全社会发出“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强烈信号。
经济大区余杭,也接下重任,负责已入选省市重大项目68个,年度计划投资超210亿元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1000亿打下坚实基础。
阿里巴巴西溪五期项目效果图
从余杭发展的必要性,到投资的经济意义,再到扩大投资的现实需求,多项维度都可推出:余杭需要扩大投资。
(二)
扩大投资的额度里,余杭也是把钱花在了刀刃上。1000个亿,重点投在了余杭目前突出的特殊需求上,一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二是将城市能级提升至与“城市新中心”相匹配。
先说说产业结构,余杭需要如何转型升级。
在打赢经济翻身仗中,杭州将“高水平重塑数字经济第一城”作为关键一招。众所周知,余杭诞生了杭州健康码、发展了阿里巴巴,但现下的余杭还需要将数字经济的先发优势与新制造业深度融合,把发展的着力点坚决放在实体经济上。
来到未来科技城核心区域,两幢三棱锥型建筑格外特别。这是vivo全球AI研发中心,预计在2026年完工投入使用。届时,该项目也将作为vivo全球人工智能的研发总部。极有可能,未来大家手机里的AI算法,就“诞生”于这里。
vivo全球AI研发中心
vivo全球AI研发中心尚在建设中,而阿里巴巴西溪五期项目、菜鸟网络总部等数字经济和新制造业“双引擎”项目,预计将在2023年内正式投入使用。随之,元宇宙、量子科技、未来网络、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也将陆续在余杭的版图中精彩亮相。
不止如此,余杭还在继续加码制造业投资。“目前,我们也已经在创新制定政策,对区内优质存量制造业企业、孵化企业的空间拓展和产业承接,加大产业用地供应比例的保障。同时,我们也会以更大力度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投资。”余杭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
12下一页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