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2月的短短10多天里,9岁女孩在直播平台接连打赏了31名主播,刷了19.5万余元的礼物,这些钱是用于其父亲的救命钱;今年春节前后,9岁女孩在短视频平台和游戏平台充值18万元,通过打赏主播,请主播帮其写作业带升级……未成年人巨额充值打赏的新闻屡见不鲜,家人申请退款也遭遇波折。今年两会,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网络直播平台每个账号的日打赏上限不超过100元。

一些未成年人对打赏消费并无深刻的认识,不知道随手一点,“赏”出去的就是父母血汗钱,乃至家人治病的救命钱;更何况,有时候主播还在一旁歇斯底里的诱惑。所以,几乎所有关于未成年人的“天价打赏”,都备受质疑。

父母辛辛苦苦挣钱,被熊孩子点点手指就挥霍一空,这事搁在谁身上都一样难以平静。然而,监护人在申请退款时,往往会遭遇重重阻力,百般刁难,原因多为“证明材料不足”,或“无法证明打赏者是未成年人”等等。一般而言,除非媒体介入,监护人都难以顺利拿到退款。

未成年人“巨额打赏”屡见报端,公众不再敏感。事实上,还有很多涉及未成年人的“低额打赏”,没有呈现在公众的视野里。从法律的角度看,未成年孩子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这类群体的消费行为不受法律保护。所以,他们的打赏、消费、充值金额是高是低,直播平台都应一律退还。

这些未成年人的“打赏”,固然有其父母疏于监管的责任,但直播平台对孩子打赏“不设防”,以及主播诱惑、怂恿打赏,也难逃其责。其实,如果直播平台想杜绝未成年人打赏,完全可以有所作为,比如平台可以采取人脸识别系统、视频验证、身份证+手机动态验证码等综合手段,证实当时打赏者并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孩子。

熊孩子的“天价打赏”,能得到公众的同情。可是,成年人的“天价打赏”,虽然不违背法律法规,但也未必名正言顺。首先,成年人的巨额打赏,一旦危及家庭经济,则必然隐含了诸多不稳定因素。其次,倘若巨额打赏没有让配偶知情,这对配偶一方,属于不公平。从这个角度看,成年人的“天价打赏”,也应受到足够的警戒。

对于“天价打赏”乱象,全国人大代表、广元市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君建议,严格限制高额打赏,设置每个账号每日打赏上限不超过100元。另外,还有一些专家表示,可以建立大额打赏预警机制,给打赏者后悔的机会。在笔者看来,类似于打赏限额、大额打赏预警等,这些都是好措施,应当尽早实施。如此一来,也能为未成年人的高额打赏设一道过滤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