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市政处获悉,目前我市第一批15个遮阳(雨)棚建设点位已经全部确定,除了前期试点已建成的6顶,剩余的45顶计划在9月下旬全部完工。
根据实地踏勘情况,第一批拟选取中山路与包河大道、紫云路与包河大道、潜山路与南二环路、休宁路与合作化路、黄山路与合作化路等15个交通路口设置遮阳(雨)棚。
其中,7月份,作为第一批项目中的试点项目,已经建成6顶,即包河大道与中山路交口建成4顶,潜山路与南二环路交口建成2顶。
第一批项目点位还包括:包河大道与紫云路交口、徽州大道与紫云路交口、徽州大道与长江中路交口、徽州大道与南一环交口、徽州大道与黄山路交口、黄山路与怀宁路交口、黄山路与合作化路交口、休宁路与合作化路交口、阜阳路与北一环交口、阜阳路与寿春路交口、东一环与长江东路交口、长江东大街与铜陵路交口、长江中路与马鞍山路交口。
据悉,此次建设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批实施”的思路,坚持“安全、美观、简洁、适用”原则,首先在人流密集区、商业集聚区等的重要交通路口设置遮阳(雨)棚,力争用1个月时间完成第一批交通路口的建设;之后结合首批建设成效及市民意见建议,进行改进并有序开展后续批次建设,力争在2023年夏季前,做到市区主要交通路口应建尽建。
据介绍,此次建设遮阳(雨)棚进行了多方考虑。其中,在路口选择方面,选取非机动车流量大、空旷无遮挡、绿化覆盖不到的市区主要交通路口,在非机动车道和行人等候区开展设置工作。根据实地调研情况及市民需求,经市城建、城管、交警等部门会商确定设置路口及点位。
在功能设计方面,根据交口条件进行“一路口一设计”,严格执行国家、省相关技术标准。坚持以安全为前提、实用为导向,在满足遮阳避雨基本功能的同时,确保日常交通安全和极端天气下的安全。(记者 王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