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20亿人口迁徙大幕拉开 他们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
(相关资料图)
1月7日,春运正式启动。
3年多来,今年是首次没有“全民核酸”、不再“就地过年”、更没有各种“码”限制的一年。这个春节,你是准备回家探亲还是出门旅游呢?
很多人早就做好了打算。据官方预计,今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将突破20亿人次。
“地球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重现,他们都去往哪里?
从8.7亿人次到20亿人次 春运客流回升至疫情前7成左右
不少人可能有这种感觉,春运的“人从众”模式又回来了。
数据显示,今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预计比去年同期增长99.5%,是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的4年新高。
过去几年,受疫情影响,人口流动空前萎缩。
2021年初,全国各地开始提倡“就地过年”“非必要不返乡”,许多人被限制在一省乃至一市之地,春运客流腰斩再腰斩。这一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萎缩到8.7亿人次,为近年来最低。
大疫3年,随着疫情解封,一系列积极的信号正在显现。
去年开始,全国旅客发送量连续两年出现同比上涨。今年春运客流预计回升到2019年的7成左右。
在疫情之前,我国春运客流在高峰时期逼近30亿人次,为世界人口迁徙规模之最。
春运的人口大规模迁徙,与经济发展和交通出行方式的变化离不开关系。
上世纪50年代,还没有外出务工的农民和外出打拼的年轻人,也没几个回乡的大学生,总客流仅2300万人次。
2009年武广高铁开通,武汉到广州由11个小时缩短到3小时,中国由此进入高铁时代。
2014年,中国高铁里程达1.6万公里,约占世界总里程的60%,当年的春运客流更是创下了36亿人次的历史纪录,至今仍未被超越。
从客流构成看,今年春运客流以探亲流、务工流为主,二者约占春运客流总量近8成。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句话或许是人们对于春节最简单的期望。
过去3年,新冠疫情给中国人的春节团圆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今年是新冠疫情施行“乙类乙管”后的第一个春运,回家探亲、与家人团聚自然成为不少人的最大心愿。
外来人口广东最多 人口红利刺激城市活力
春运大迁徙,主要集中于一、二线与三、四、五线城市之间:从千万级人口大市到县城,从东部沿海到内陆地区,从城市到乡村。
每逢春节,短短一个月,超大特大城市流出上亿人口,而1800多个县城,迎来巨大的人流和交通流。
由此,也造成了春节“空城”。一般而言,外来人口众多之地,往往也是人口大迁徙的主要流出地所在,春节“空城”指数就相对高。
哪些地方跨省流动人口最多?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年鉴,外来人口最多的5个省(区市)是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
人口净流出最多的5个省(区市):河南、安徽、四川、贵州、广西。
可见,长三角、珠三角及北京是外来人口集中涌入之地,而中西部地区则是主要的人口输出地。
广东主要以广西、湖南、河南、湖北等为主要来源地,其中在广东的广西人、湖南人,双双超过500万人。
江浙沪包邮区都以同在长三角的安徽为主要人口腹地,三省市合计吸纳了安徽865万人口,占安徽户籍人口的1/8。
与上述南方经济大省不同的是,北京的外来人口主要来自北方地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及东北地区。
过去几十年来,东部沿海借助发达的制造业,虹吸了大量来自中西部的劳动力人口。
这些人口的存在,不仅让沿海地区享受到人口红利释放出的增量效应,更借助年轻人口的涌入,优化了本地人口结构,从而避免过早陷入重度老龄化的困境。
比如广东,从一个普通沿海省份,晋级为中国第一经济、人口、工业、外贸、财政、养老金大省,背后就离不开外来人口的贡献。
12下一页全文阅读